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顿起的《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 全文: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廊。 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 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筰。 邑改井已泥,空余汉城郭。 土瘠漫生茶,人稀时走玃。 苔藓囹圄空。 尘埃簿书合。 县圃何萧条,半樱半零落。 偃蹇大夫松,委蛇君子鹤。 试登三友堂,借问何人作。 皆云杨先生,好诗心淡泊。 乘兴山水间,此君供献酢。 琅玕无俗韵,仁智有真乐。 取友信可人,自待宜不薄。 我来宴坐久,寂寥无唯诺。 明月来徘徊,清风自萧萦。 因留风与月,相对成清酌。 蟾光照金尊,余辉射杯酒。 轻飔入朱弦,彷佛奏箫勺。 醺然造忘形,神交通博约。 醉号五贤堂,醒来资一噱。
参考注释琅玕(1) 似玉的美石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 (2)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 (3) 翠竹的美称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俗韵(1).不高雅的乐声。 唐 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2).指不工稳的押韵。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诗说杂记》卷九:‘何谓俗韵?过於奇险,困而贪多,过於率易,虽二韵亦俗者是也。’案, 沧浪 以‘俗韵’列‘俗字’之后,当指‘押韵’之‘韵’。” (3).鄙俗的情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灵襟,斯无俗趣;有慧口,斯无俗韵矣。” 仁智(1).仁与智。《孟子·公孙丑下》:“ 周公 使 管叔 监 殷 , 管叔 以 殷 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 周公 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参见“ 仁 ”。 (2).仁爱而多智。《韩非子·问田》:“故不惮乱主闇上之患祸,而必思以齐民萌之资利者,仁智之行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 徐偃王 ﹞长而仁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