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文的《彭海月北游》 全文: 梦跨海风出埃{左去右盍},万顷琼瑶双履踏。 四无畔岸水连天,两碗琉璃自相合。 当时我外更无人,仙圣往来班杂沓。 恍然梦觉失清游,正似明珠埋蚌蛤。 十年对月心自拜,江南沙土老额塌。 羡君持月海天淳,万里乾坤云一匝。 乘槎径到斗牛间,细语星辰相问答。 知君此行有奇遇,直挟星书扣阊阖。 群仙若问青山人,白发秋深坐萧飒。
名句书法欣赏 群仙若问青山人,白发秋深坐萧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秋深深秋。指晚秋时节。 南朝 陈 陈叔齐 《籁纪》:“擣衣者,秋深治衣之声也。” 唐 刘长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唐 李绅 《重别西湖》诗:“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萧飒(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 陈羽 《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 (2).萧条冷落。 唐 杜甫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成都 乱罢气萧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 清 狄亿 《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 (3).稀疏;凄凉。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下视 瑶池 见 王母 ,蛾眉萧颯如秋霜。” 宋 陆游 《独立》诗:“白髯萧颯一愚公,独立濛濛细雨中。” 元 郝经 《巴陵女子行》:“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颯天为愁。” (4).萧洒自然。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