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 全文: 上人妙齿遗樊笼,嗜好岂与稠人同。 岩栖水饮有馀裕,期以至道超鸿蒙。 少林人亡仅千载,末路鼓舞谁为雄。 江西老褐真望士,蚁趋云合争所从。 羡君伏役事且久,诚专志苦迷春冬。 心珠磨错稍精莹,彷佛水月含冲融。 去岁扁舟下吴会,溪山胜践情所钟。 芒鞋竹杖霜露入,始知节物徂秋风。 朝来兴尽挽不住,翻然又逐南征鸿。 它年相逢定庐岳,与子终老巢云松。
参考注释朝来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不住(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翻然(1) 形容改变得很快而彻底 翻然悔悟 (2) 也作“幡然” 征鸿即征雁。 南朝 梁 江淹 《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宋 陈亮 《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明 刘基 《自都回至通州》诗之二:“西风吹青冥,征鸿暮萧萧。”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儂有词场云水外,但凭栏送尽征鸿字。”参见“ 征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