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建的《寻橦歌》 全文: 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 习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跹皆著袜。 翻身垂颈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 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 小垂一手当舞盘,斜惨双蛾看落日。 斯须改变曲解新,贵欲欢他平地人。 散时满面生颜色,行步依前无气力。
参考注释倚附(1).凭借。《书·君陈》“无倚法以削” 唐 孔颖达 疏:“无得倚附法制,以行刻削百姓。” (2).攀附;勾结。《南史·循吏传序》:“守宰多倚附权门,互长贪虐,裒刻聚敛,侵扰黎甿。”《宋书·二凶传》:“而贼 劭 乘藉冢嫡,夙蒙宠树,正位东朝,礼絶君后,凶慢之情,发於齠齓,猜忍之心,成於几立。贼 濬 险躁无行,自幼而长,交相倚附,共逞姦回。”《明史·崔景荣传》:“当是时, 魏忠贤 盗国柄,羣小更相倚附。” (3).依傍。 宋 叶适 《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余既録公终始大节,而又知其自少年高识,特立无倚附。” 上下(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蹁跹 形容旋转的舞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