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 全文: 上将出东平。 先定下江兵。 弯弓伏石动。 振鼓沸沙鸣。 横海将军号。 长风骏马名。 雨歇残虹断。 云归一鴈征。 暗岩朝石湿。 空山夜火明。 低桥涧底渡。 狭路花中行。 锦车同建节。 鱼轩异泊营。 军中女子气。 塞外夫人城。 小人乖摄养。 歧路阻逢迎。 几月芝田熟。 何年金灶成。 哀笳关塞曲。 嘶马别离声。 王子身为宝。 深思不倚衡。
参考注释狭路窄小的路。《吴子·料敌》:“险道狭路,可击。”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狭路倾华盖,骇駟摧双輈。”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词:“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中行(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默默,独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将中行。”《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参见“ 三行 ”。 (2).中列。《吴子·励士》:“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减。” (3). 唐 宋 时,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上》。 (4).复姓。 汉 有 中行说 。见《史记·匈奴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