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全文: 人生本无有,众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亲,何况妻与子。 偶来似可乐,强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毁。 君家两岁儿,毕竟何自始。 变化违初心,涕泗剧翻水。 吾侪近始悟,造物聊复试。 道力竟未完,聪明信难恃。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名句书法欣赏 君家两岁儿,毕竟何自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君家(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毕竟(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何自何以,因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 輦过,问 唐 曰:‘父老何自为郎?家何在?’”《汉书·张良传》:“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以文章名於世而以忠信自结人主,朝廷知之可也,四方之人,何自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