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咏史》 全文: 范叔困说力,担石乏自资。 夤缘事须贾,客乘从之齐。 牛酒不敢受,贾闻犹怒私。 告相相亦怒,折胁行刑笞。 佯死卷以箦,乃得免祸危。 姓名易张禄,伏匿恐人知。 幸得郑安平,荐剡归王稽。 橐载避秦相,待命复岁馀。 上书慢言外,观王俯仰姿。 计行乃言深,封侯不逾时。 微行谂须贾,绨袍怜赐之。 御以入相府,先入怪久徯。 门下告之故,肉袒谢罪迟。 三罪既庭数,马食纵以归。 德必偿一饭,怨亦报睚眦。 安平旋降赵,王稽坐法诛。 蔡泽遂适秦,相位竟夺其。 机谋誇百变,时穷安能为。 是始还是终,小智真大痴。
参考注释折胁战国 时, 魏 范雎 随 须贾 使 齐 ,因 齐王 喜 雎 有辩才,致以金、牛、酒。 雎 虽未受,但 须贾 疑其以 魏国 阴事告 齐 。 魏 相知之,大怒,使人笞击 雎 ,折胁折齿几死。后奔 秦 ,得重用。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因以“折胁”为受诬遭辱的典实。《韩非子·难言》:“ 宰予 不免於 田常 , 范雎 折胁於 魏 。”《陈书·蔡景历传》:“昔折胁游 秦 ,忽逢盼採;檐簦入 赵 ,便致留连。”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俾折胁臏脚之伦,得自拂饰,以期效命於鞭策之下。” 行刑(1) 执行刑罚,特指执行死刑 行刑者先俟于门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 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