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阮的《送逃侍郎二首》 全文: 献纳论思玉笋班,音因忠谠忤龙颜。 一朝锦水连江水,万里何山与下山。 道大可能忘济世,名高那得镇投闲。 天教一似苏门下,先到筠阳却诏还。 重入修门已有期,趣装聊此着征衣。 帝思宣室名儒对,人喜玄都旧客归。 高节不难全晚岁,亨途未必尽危机。 愿公且为苍生起,莫向苕溪恋翠微。
名句书法欣赏 天教一似苏门下,先到筠阳却诏还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天教上天示意,以为教诲。《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一似很象。《孔子家语·正论解》:“ 孔子 适 齐 过 泰山 之侧,有妇人哭於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 唐 景云 《画松》诗:“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诗记得无。” 元 燕公楠 《答程雪楼见寿》词:“空自许!早摇落江潭,一似琅琊树。”《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见两个着皂衫儿的,一似虞侯府干打扮。” 郭小川 《登九山》诗:“大坝如铁壁铜墙,长渠一似飞龙走兽。” 门下(1) 门客 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门下有毛遂。门下二十人 (3) 门生;弟子 (4) 敬辞,称对方 窃为门下忧之 (5) 门庭之下 寄食门下。——《战国策·齐策四》 比门下之客。 比门下之车客。 问门下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