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天策的《咏洗心堂得鸟鸣山更幽·其三》 全文: 携手日不足,暂聧心已悭。 况复共理策,相从山水间。 晴江照远岫,晓镜堆烟鬟。 玄蛟忽汹涌,大浪堆银山。 吾郎气吞纳,为之发冲冠。 诗材入意底,妙斲寄毫端。 我衰如病骥,蹩躠那容攀。 且乞置是事,不语循刀镮。
参考注释气吞谓一口气吞下。形容气势很大。 宋 陆游 《雨三日歌》:“兴来尚能气吞酒,诗成不觉泪渍笔。”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清 恽敬 《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我公得之,大水破沙,力刷其阻,气吞其涯。” 发冲冠同“ 髮上衝冠 ”。 南朝 齐 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紈,节士慷慨髮衝冠。” 唐 贾岛 《听乐山人*弹易水》诗:“ 嬴氏 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髮衝冠。” 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之一:“吾生非壮士,於此髮衝冠。” 龚华声 等《普通党员》:“他发冲冠,气冲霄,怒火燃烧;心如割,肠如绞,热泪双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