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右高若讷》 全文: 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 诚明所锺皆贤杰,从容中道无欹倾。 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 积羽沈舟毁销骨,正人夫从奸者朋。 主知膠固未遐弃,两轓五马犹专城。 欧阳祕阁官职卑,欲雪忠良无路岐。 累幅长书快幽愤,一责司谏心无疑。 人谓高君如挞市,出见缙绅无面皮。 高君携书奏天子,游言容色仍怡怡。 反谓范文谋疏阔,投彼南方诚为宜。 永叔忤意窜西蜀,不免一中谗人机。 汲黯尝纠公孙詐,弘於上前多谢之。 上待公孙礼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 司谏不能自引咎,复将忆过扬当时。 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 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风人诗。
名句书法欣赏 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中和(1) 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2)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诚明至诚之心和完美的德性。语出《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郑玄 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 唐 李翱 《复性书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於书,以开诚明之源。” 宋 邵雍 《诚明吟》:“ 孔子 生知非假习, 孟軻 先觉亦须脩;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