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林辕的《水调歌头》 全文: 色象*虑育,具足辟支离。 大于人我,总名无量阿僧只。 男则给孤舍卫,女则普门觉海,爱*欲受根基。 若乐兰那行,福报尚愆期。 善财施,多宝积,广参师。 因缘殊胜,顿超彼岸掬曹溪。 佛说须陀含果,我得阿罗汉道,如是证菩提。 第一波罗蜜,谛听可思维。
名句书法欣赏 佛说须陀含果,我得阿罗汉道,如是证菩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佛说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异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经所明,信是佛説。”《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赞》:“吾闻佛説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之一:“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説原来怨是亲。” 须陀梵语的音译。指甘露。《法苑珠林》卷六:“四天王天并食须陀味。朝食一撮,暮食一撮。食入体,已转成身。是须陀味园林池苑并自然生。”《大方便佛报恩经·优波离品》:“天须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乐以自娱乐。”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四:“须陀食,或云修陀,此天食也。修陀,此译白也。” 阿罗汉 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又叫“罗汉” 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