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三十九·杏为梁(刺居处僭也)》 全文: 杏为梁,古有此语殊荒唐。 读书明理在格物,理之所无未可徒传,耳食忽焉而不于物详。 杏之为木孰弗见,其粗不能数围更无几丈长。 即偶有一亦鲜三四遇质复脆弱,奚供五架之栋梁。 王维裁为或乃蜗居茅舍耳,讵称桂为柱与碧砌红轩之华堂。 即桂亦以其花芳,为柱远逊松楠之坚刚。 文人比喻之辞无不可,予则事惟务实,于物必求其理之明彰。 或者雕刻为文山节藻棁之类耳,即如卢家玳瑁曾栖海燕双杏为梁。 履道里之西北隅,虽非杏为梁而桂为柱,亦有十亩之宅五亩之园,屋室琴书酌酒听歌以为娱。 能保与否虽曰异,为时久暂终莫殊。 忆我巡豫曾经履道里,欲寻白家遗迹久矣。 其名无杏为梁本意在刺居处僭,开府将军居弗久,冷眼观同逆旅店。 魏家虽云以俭存,待赐官钱赎取则已失之之明验。 汉水亦应西北流,青莲语信超群足为千秋之炯鉴。
参考注释王维 (701—761或698—759)。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开元中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现存《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相传是他的作品。今存《王右丞集》 或乃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汉 马融 《长笛赋》:“或乃聊虑固护,专美擅工;漂凌丝簧,覆冒鼓钟。”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或乃边郡未知,负羽从军。 辽水 无极, 雁山 参云。” 蜗居(1) 比喻极为狭小的居室 陋巷蜗居 (2) 住在狭小的居室里 这正是他蜗居多年的斗室 茅舍 茅屋;草屋 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