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高斯得的《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 全文: 咸淳七年正二月,天灾人异何稠叠。 细推厥咎端有繇,孤臣未言先泣血。 日当丙子月当寅,湖州昆山有妖孽。 曹家产子威杀*人,二首一身连骨节。 左首似爹右似娘,浑舍惊走趾欲折。 里胥不敢上其事,一州喧暄腾颊舌。 从来天子天下首,二首之占何待说。 我闻唐家仪凤年,的证端为今日设。 泾州之民有生儿,异干同躯不容裂。 是时武氏乘其夫,唐祚中微殆将灭。 圣朝家法与唐异,四星在天循轨辙。 咎在君阳非太阴,娲羿虽殊祸俱烈。 人*妖示变未三旬,若月天灾来不辍。 粤从已亥至壬寅,据历雷声未当发。 胡为砰訇震天鼓,四日四夜声不绝。 上天威怒端有意,要使吾君用刚决。 夏竦奸邪致天变,仁皇感悟真明哲。 只凭霹雳一声雷,扫去有同汤沃雪。 后来高庙遵故典,汤相罢归同一诀。 奈何灾异过两朝,犹复留此大饕餮。 二首之儿四日雷,占虽不同应无别。 作诗会入五行传,谨勿流传取剠刖。
名句书法欣赏 夏竦奸邪致天变,仁皇感悟真明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奸邪(1) 狡诈恶毒 (2) 指这种人 天变指天象的变异,如日蚀、星陨等。《史记·天官书》:“所见天变,皆国殊窟穴,家占物怪,以合时应,其文图籍禨祥不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民间怨声载道,天变迭兴。”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岁在甲寅多乱》:“不有天灾,必有天变;不有天变,必有盗贼。” 仁皇对当朝皇帝的尊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 文正公 、 文忠公 、 师鲁 ,皆第一流人。”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东坡宸奎阁碑铭》:“巍巍仁皇,体合自然。” 感悟 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 上感悟,下诏赐肖望之 爵关内侯。——《汉书·刘向传》 明哲 明智、通达事理 知之曰明哲。——《书·说明上》 而况于明哲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