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锦亭》 全文: 天公为我齿颊计,遣饫黄甘与丹荔;又怜狂眼老更狂,令看广陵芍药蜀海棠。 周行万里逐所乐,天公於我元不薄。 贵人不出长安城,宝带华缨真汝缚。 乐哉今从石湖公,大度不计聋丞聋。 夜宴新亭海棠底,红云倒吸玻璃锺。 琵琶弦繁腰鼓急,盘凤舞衫香雾湿。 春醪凸盏烛光摇,素月中天花影立。 游人如云环玉帐,诗未落纸先传唱。 此邦句律方一新,凤阁舍人今有样。
名句书法欣赏 琵琶弦繁腰鼓急,盘凤舞衫香雾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腰鼓 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挂在腰间敲打 香雾(1).香气。 南朝 梁 刘孝标 《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 明 张月坞 《一封书·次韵送别》曲:“离亭宴未终,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雾笼,人自伤心水自东。” 茅盾 《子夜》一:“而在这香雾中, 吴老太爷 看见一团蓬蓬松松的头发乱纷纷地披在白中带青的圆脸上。” (2).指雾气。 唐 杜甫 《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仇兆鳌 注:“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 宋 苏轼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诗:“凄风瑟缩经絃柱,香雾凄迷著髻鬟。”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词:“香雾漫空溼,珠帘窣地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