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丰的《题叶英州清白亭》 全文: 一元之气天得清,推为覆帱万物生。 四时之气秋得白,推为揪敛万物成。 清白为德盖如此,我公可独取于水。 水生于天落于秋,妙与万物为终始。 公家清白世所无,俸余仅有数卷书。 归与宴坐故溪上,此心洞与溪水俱。 取譬于水公之迹,胸中公固有虚室。 清白一自虚中出,清至表表白画画。 上少能容下多嫉,更居以浊守以黑,始与造化相出入。
名句书法欣赏 取譬于水公之迹,胸中公固有虚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取譬打比方;寻取比喻。《诗·大雅·抑》:“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唐 韩子 言医师之用药,匠氏之用木,有如相之用人。其取譬可谓亲且切矣。” 何其芳 《扇上的烟云》:“有时我真慨叹着取譬之难。”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固有 从一开始就有的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改造我们的学习》 虚室(1).空室。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餘闲。”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予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 (2).比喻心境。 宋 司马光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官闲虚室白,粟饱太仓红;朝夕扫三径,往来从二公。” 清 赵翼 《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斯须请奏乐,虚室静生白。”参见“ 虚室生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