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魏了翁的《贺新郎(生日前数日杨仲博约载酒见访即席次韵)》 全文: 风定波纹细。 夜无尘、云迷地轴,月流天位。 摇裔飞来江山鹤,犹作故乡嘹唳。 清境里、伴人无睡。 应叹余生舟似泛,浪涛中、几度身尝试。 书有恨,剑无气。 从渠俗耳追繁吹。 抚空明、一窗寒簟,对人如砥。 梦倚银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满袂。 看多少、人间嬉戏。 要话斯心无分付,路茫茫、还有亲朋至。 应为我,倒罍洗。
参考注释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罍盛清水,用枓取水洁手,下承以洗。 唐 白行简 《三梦记》:“ 刘 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散走,因忽不见。”《旧唐书·高丽传》:“俗喜弈、投壶、蹴鞠,食用籩豆、簠簋、罍洗,颇有 箕子 之遗风。”《宋史·礼志十一》:“帝再拜,诣罍洗,登歌乐作,降阶,乐止。” 明 宋濂 《水北山居记》:“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