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五迈的《东归至衢城十五里头》 全文: 征衣犯火云,来自长安道。 浃背汗淋漓,遵程行数跛。 险阻已备尝,心气觉如雪。 京华纨袴儿,颜色差强好。 玉斝酌玻璃,金盘饤水果。 享此竟无端,荣枯太颠倒。 嗟余数之奇,涉世嗟枯槁。 青云志未酬,午夜心如捣。 浪蹈软红尘,有怀白云老。 决策赋欤,受此大轗轲。 倚杖立觉吟,持盃浇磊砢。 生平忠愤心,皎皎通穹昊。 一身不足忧,世途深可悼。 往岁淮甸间,边吏困科琐。 金鼓声涨天,沟壑填肝脑。 一旦计之穷,首谋伏天讨。 眈眈欲无厌,百计需金宝。 今者驰使车,囊橐费贲裹。 乳臭坐庙堂,苟免及身祸。 谁知鸿春鸣,朝不相保。 旱蝗莫为灾,四望无青草。 我辈独何心,日夕忧江左。 岂不欲救之,势力顾未可。 敬持一瓣香,好为苍生祷。 何日鞭五龙,泽之以霖潦。 手提四方人,脱之於水火。
名句书法欣赏 征衣犯火云,来自长安道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征衣(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火云红云。多指炎夏。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蕤宾五月》:“冻雨洗梅树之中,火云烧桂林之上。”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火云洗月露,絶壁上朝暾。” 仇兆鳌 注:“火云,朝霞也。” 明 刘基 《过闽关》诗之九:“岭上高秋生火云,狂雷送雨忽纷纷。” 郭沫若 《骆驼》诗:“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 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长安道汉 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 长安 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 南朝 陈后主 、 徐陵 和 唐 代 韦应物 、 白居易 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