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夜雨(七月二十五日)》 全文: 北戒滦河最大川,过当风雨理应然。 晚云西北源头发,入夜为霖信有权。 玉田丰润多沮洳,设雨致艰辎重行。 兹已过之幸无碍,然心中究望时晴。 晓行细雨尚濛濛,旋见云开日影烘。 途路岂辞泥泞涉,喜晴亦与众情同。
参考注释途路(1).路途,道路。《三国志·魏志·吴质传》“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大沙碛》:“途路弥漫,疆境难测,望大山,寻遗骨,以知所指,以记经途。”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奴家少长闺门,岂识途路?” 鲁迅 《<呐喊>自序》:“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2).谓旅行途中。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陛下,怎受的途路之苦。”《南宫词纪·金落索·四时怨别》:“要问你途路如何,病害如何,待问呵问着那一个。”《再生缘》第四六回:“爹爹呀! 丽君 是未出闺门的弱女,那里受得途路之苦。” 泥泞(1) (2) 烂泥淤积, 不好走 道路泥泞 遇泥泞。——《资治通鉴》 (3) 淤积的烂泥 陷入泥泞 众情众人的情绪。 唐 杜荀鹤 《献长沙王侍郎》诗:“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共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夫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