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微雨(四月初八日夜)》 全文: 昨午风而霾,惄对难为状。 今晨乃薄云,然亦无雨望。 入夕阴渐浓,露立贮天贶。 立久伫仍孤,宵眠徒就帐。 半夜问如何,报道棼丝放。 五更听有声,隔窗势微畅。 惜哉时弗久,颠风复迕抗。 晓起地略湿,不成分寸量。 感愧敢称雩,咄咄增惆怅。
参考注释起地(1).距离地面;离开地面。《墨子·备城门》:“百步一櫳樅,起地高五丈三层,下广。”《晋书·天文志中》:“瑞星:四曰格泽,如炎火,下大上兑,色黄白,起地而上。见则不种而穫。” (2).疏松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春锄,起地,夏为除草。” 石声汉 注:“起,是使土疏鬆。”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分寸 指说话或做事的适当标准或限度 没分寸 不讲分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