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毛国翰的《文衡山万卷书楼图为张晴崖大令作》 全文: 白藤织笈枵腹守,馋眼无缘照蝌蚪。 垂涎胄子对书楼,大笑丹青空复有。 如闻琅简出海雾,不许人间借瓻酒。 楼上荒荒临水天,楼下嶓嶓长槐柳。 三百年来无此作,入幮那识衡山叟。 张公好古不知疲,嵬㞦枯云堆二酉。 帝遣炎官摄秘籍,手掣金鞭雷电走。 尺幅生绡完独存,西华浮空启户牖。 祇觉虚无罗检绳,那知胸怀列渊薮。 荟萃况归循吏传,湘间籍甚声名久。 去岁夏旱湖南饥,禾枯往往填陇亩。 贫士有书卖不得,万卷何曾换升斗。 今年春耕种入地,幸集流亡鸠户口。 看君昔日监门图,风迹还推凤楼手。 即今墨绶照昭陵,讲学文翁俱不朽。
参考注释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耕种 泛指种田的事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回忆我的母亲》 入地(1).钻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宋 陈亮 《广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惭恨入地。” (2).喻死亡。《后汉书·班超传》:“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姦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材术短浅,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报,衔恨入地,故贪及未死之间,时进瞽言。”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诗序:“苟靦颜视息,他日蒙耻入地,将何面目见我公乎?”参见“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居民互斗,胜者仅掠取败者之钱财而归还其土地,谓之“入地”。 流亡 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流落逃亡在外 户口(1) 指一地住户及其人口。一家叫一户,一人叫一口 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言其户口。——清· 洪亮吉《治平篇》 户口消落。 户口则增。 (2) 居民 自从拗相公当权,创立新法,伤财害民、户口逃散。——《警世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