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贺铸的《寄杜仲观》 全文: 中春雨收霁,与子登丛台。 形胜宛然在,太行西北来。 无情百尺土,千载未摧颓。 四顾发悲啸,凄风振颐颏。 淩高气象变,似不容徘徊。 下出破禅刹,断碑生紫苔。 严公赋怀古,复使后人哀。 西寻王氏园,一径趋城隈。 老竹未萌笋,繁花如雪开。 惠然丘少年,逸躅欣攀陪。 小榭罗醼豆,开帘按俳诙。 招呼缈缥人,晚镜催妆梅。 水调唱金缕,云罍浮玉醅。 倾觞敢惜醉,忘著接?回。 明日遂分首,旧游安在哉。 我为东徐官,客鬓栖尘埃。 君调南康吏,江山役清才。 西风吹去雁,尺纸为君裁。 我已困摧辱,壮心如湿灰。 行将隐名姓,采药孙登嵬。 异日傥相过,衡门翦蒿莱。
名句书法欣赏 中春雨收霁,与子登丛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春雨(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丛台(1).台名。 战国 赵 筑,在 河北 邯郸 城内,数台相连,故名。《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 唐 李远 《听话丛台》诗:“有客新从 赵 地回,自言曾上古 丛臺 。” 清 吴伟业 《读魏石生<怀古诗>》诗:“家近 丛臺 推意气,山开全 赵 见平芜。” (2).台名。 战国 楚 筑,在今 河南 商水 县。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陈州》:“此臺盖 襄王 所筑也,非 赵 之 丛臺 ,名同事异。按 郎蔚之 《陈州旧图》云:‘ 楚王 游观弋钓地,或税驾於此,往往有嘉禾丛生,因以为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