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木刻屏·其二·松彴携琴》 全文: 略彴横溪俯碧漪,过溪童子抱琴随。 水亭不远乔松下,欲谱泠泠风入时。
参考注释略彴小木桥。《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 唐 颜师古 注:“榷者,步渡桥,《尔雅》谓之石杠,今之略彴是也。”《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去贼咫尺,限此一渠水,彼若早夜以略彴渡之,吾族其为俘矣。” 宋 陆游 《闭门》诗:“独木架成新略彴,一峰买得小嶙峋。”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至小桥,山人呼之曰略彴。” 碧漪清澈的水波。亦泛指绿水。 唐 李贺 《河南府应试十二月乐词·四月》:“金塘閒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蕚暗参差。” 元 吴师道 《赵子固画梅》诗:“千树 西湖 浸碧漪,醉拈玉笛绕花吹。” 明 柴绍炳 《卓烈妇》诗:“清澜碧漪翠涟涟,珠坠 沧浪 光耀天。” 童子(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