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和陈奉御游梁山》 全文: 公诗自雄放,故我甘雌伏。 韵高霜月苦,洗尽瘴雾毒。 游丝映明窗,小字为公录。 便觉春争妍,胜气增林麓。 永怀矍铄翁,论兵到精熟。 子阳井底蛙,提耳论祸福。 归来得真主,简易心屈服。 才高犯众忌,薏苡致谤讟。 梁生付一笑,何必较直曲。 山僧亦何知,鱼鼓听斋粥。 陈侯金闺彦,论清如屑玉。 南游兴未已,甚欲乘桴木。 湘西*独何幸,旌旆先见辱。 松间偶相值,论交一言足。 云山久乾没,赖此佳句赎。
参考注释游兴 游览的兴致 未已不止;未毕。《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彦 《蓦山溪·大石》词:“落日媚 沧洲 ,泛一棹、夷犹未已。” 明 刘基 《漫成》诗之二:“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 乘桴乘坐竹木小筏。《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 辽东 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 扶桑 恨未能。”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