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晃冲之的《复至新乡廨寄张穉》 全文: 驱车出吾庐,落月犹在树。 我行欲何之,所以河源去。 去去益已远,炯炯不可论。 群语车铎间,尚想犯女喧。 稍步原上路,渐见柳下村。 雾草结夙露,风林散朝暾。 悠悠望蘧庐,我仆欣载奔。 蓝出日在毕,今出壁中昏。 昔如水上鸥,今中槛中猿。 所忧负平生,岂但感寒暄。 明济十里黄,猗猗见淇园。 晚投伯氏廨,拓落复何言。 周览故时居,愐见松菊存。 故侣未易招,且自置肴樽。
参考注释朝暾初升的太阳。亦指早晨的阳光。《隋书·音乐志下》:“ 扶木 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 唐 孟郊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诗:“明明三飞鸞,照物如朝暾。” 明 刘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 钟山 烛龙在其北,两眼燁煜如朝暾。”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 郭沫若 《晨兴》诗:“月光一样的朝暾,照透了这蓊郁着的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