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过永平府咏事》 全文: 燕京垂得班师旋,遵养时晦圣虑全。 永平近我沈阳边,克斯山海取不难。 攻之彼颇守禦坚,城上火发自*焚焉。 乘势遂登其旗搴,倒戈自陷默佑天。 逆者与刘顺弗虔,留三贝勒统众权。 游兵四出奏功连,上欲息兵使民安。 每致和议明拒旃,暂归谆谕留守臣。 其民我民戒害残,夫何代镇诸臣员。 不和而更怯多端,滦州弗救致弃还。 复斩永平诸降官,舍城出口奔无颜。 太宗愤怒严谕宣,天之所与何自捐。 明正罪状示惩劝,每读实录欲潸然。 我祖开创备尝艰,守成惟益励惕乾。
参考注释明正(1).辨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 (2).公开惩处。正,治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亲动手的奸徒,若不明正其罪,被害寃魂何时瞑目?”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看议何观》:“ 盛 因抹去冒头所谓‘诬陷大臣,擅开边衅’,及终所谓‘明正 观 罪,以为进言虚妄者之戒’等语。”参见“ 明正典刑 ”。 (3).见“ 明证 ”。 罪状 犯罪的实际情况;所举犯罪的情状 查明罪状 示惩表示惩戒。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黜寺丞冯必政》:“ 南京 寺丞 冯必政 邪妄,进身不繇其道,当黜以示惩。” 实录(1) 符合实际的记载 这本日记是他晚年生活的实录 (2) 正式录音、录像 潸然 流泪的样子 不觉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