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哭少游学士·其一》 全文: 江左有豪英,超骧世无伦。 妙龄已述作,识造穷天人。 儒林老先生,相与为友宾。 客来叩治乱,亹亹披霜筠。 波澜与枝叶,犹足誇后尘。 青衫入仕初,十手争扶轮。 孤嘲可敌众,志郁不得信。 造物念流落,荐收付洪钧。 干将不许就,中昼如有神。 七年投炎荒,日与山鬼邻。 妻孥各异土,相望同参辰。 秋风吹黄茅,八月瘴雾新。 回车婴重疠,茕茕无与亲。 中原尚杳隔,坟陇怀棘薪。 凄凉浯水头,魂逝归无因。 精爽竟了了,挽章见情真。 流传到京阙,悲读闻缙绅。 斯人傥不亡,光华*国之珍。 彼苍未易晓,三叹鼻酸辛。
参考注释秋风 秋天的风 黄茅(1).茅草名。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黄茅似菅茅,而茎上开叶,茎下有白*粉,根头有黄毛,根亦短而细硬无节,秋深开花穗如菅。可为索綯,古名黄菅。” (2).本谓长有黄茅的荒冢,借指死亡。 宋 杨万里 《曾伯贡主簿挽诗》之二:“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黄茅。” 瘴雾犹瘴气。 唐 韩愈 《杏花》诗:“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 宋 曾巩 《送江任序》:“其山行水涉沙莽之驰,往往则风霜冰雪瘴雾之毒之所侵加。” 郭沫若 《前茅·太阳没了》:“猛烈的妖气瘴雾却是漫野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