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自米堆山下行至上阳村钱家磡望湖中渔洋法华诸山》 全文: 杖策信忘疲,行行画图里。 崎岖下云壑,苍茫望烟水。 石径何盘纡,疏篱照梅蕊。 寥落重湖滨,柴门数家市。 居人太古风,但解数鸡豕。 语我种植法,敦朴有奇理。 虽非甪里俦,颇谓桃源比。 逶迤到湖漘,浩渺叹观止。 震泽控三江,波澜此方始。 法华表东陲,渔洋正相似。 烟雨春空濛,峰峦暮俶诡。 昨朝梵天阁,远眺如隐几。 岂知方丈山,忽落芒鞋底。 欲乞五湖长,垂钓将已矣。
参考注释甪里(1).古地名。在今 江苏 吴县 西南。 唐 齐己 《寄梁先辈》诗:“ 陈琳 笔砚甘前席, 甪里 烟霞待共眠。” (2).复姓。 东汉 有 甪里若叔 。见《续通志·氏族八》。 桃源(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赌*博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