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学仙二首》 全文: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 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
名句书法欣赏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忘身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汉 贾谊 《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其所以忘身徇国,捨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 玉皇 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升天 上升到天界; 指死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