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齐己的《寄岘山愿公三首》 全文: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 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 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相思恨相远,至理那时何。 道笑忘言甚,诗嫌背俗多。 青苔闲阁闭,白日断人过。 独上西楼望,荆门千万坡。 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 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欢,生知便寂寥。 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名句书法欣赏 老至何悲欢,生知便寂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悲欢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 唐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诗:“一旦悲欢见 孟光 ,十年辛苦伴沧浪。” 生知谓不待学而知之。语本《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人理之旷,道德之远,阴阳之变,鬼神之情,缅邈玄奥,诚难生知。” 宋 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生性如生知,辞如老成,一联一咏,令人振惊。” 明 宋濂 《新刻<楞伽经>序》:“经凡一百五十一品,兹所存者,特其一尔,其言幽眇精深……钦惟皇上以生知之圣,一观輒悟。” 寂寥(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