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和苦雨韵》 全文: 春归已獭祭,微绿先道周。 衡门少灯火,征夫竭乾糇。 雨工挽九河,荐作南国忧。 君诗形苦词,高义薄中州。 歌声满天地,宰物能闻不。 凡今世贤知,耄及谁不偷。 唯我与之子,炯炯定寡求。 安得习习风,冻蘖新萌抽。 遥山涤馀霭,归云下岩幽。 紫凤会骞翥,百鸟劳喧啾。 苍生得税驾,王度日清休。 醉眼眩章句,烦君为校雠。
参考注释今世(1) 这一辈子 今生今世 (2) 现代;当代 贤知(1).贤明多智。《管子·七法》:“故贤知之君,必立於胜地。”《后汉书·蔡邕传》:“方今圣上宽明,辅弼贤知,崇英逸伟,不坠於地。”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愚柔者仰企所不及,贤知者则务为浩侈,不肯自抑其才。” (2).贤明多智的人。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二》:“至於 殷紂 ,逆天暴物,杀戮贤知,残贼百姓。”《后汉书·刘盆子传》:“愿得退为庶人,更求贤知,唯诸君省察。” 不偷(1).不苟且;不懈怠。《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俗教安,则*民不偷。” 贾公彦 疏:“偷,苟且也。”《荀子·王制》:“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 (2).不浇薄;不轻佻。《论语·泰伯》:“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邢昺 疏:“偷,薄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敬慎威仪,示民不偷。” 薛综 注:“《毛诗》曰:‘敬慎威仪,视民不佻。’ 毛萇 曰:‘佻,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