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吕温的《道州观野火》 全文: 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 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 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 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 虫蛇尽烁烂,虎兕出奔迫。 积秽皆荡除,和气始融液。 尧时既敬授,禹稼斯肇迹。 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家有京坻咏,人无沟壑戚。 乃悟焚如功,来岁终受益。
名句书法欣赏 积秽皆荡除,和气始融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荡除扫荡灭除。《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得精卒数万人,宿恶盪除,所过肃清。”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制变以奇,盪除以杀。” 肃清,彻底消除。《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自亡 新 之末,失行筭度……或盈缩成鉤,或偃蹇不禁,皆大运荡除之祥,圣帝应符之兆也。” 唐 陆龟蒙 《彼农》诗之一:“世路巇险,淳风荡除。”《明史·外国传二·安南》:“愿兴弔伐之师,隆继絶之义,荡除奸凶。” 鲁迅 《坟·写在<坟>后面》:“倘非天纵之圣,积习当然也不能顿然荡除。” 和气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融液(1).融化成液体。《晋书·王濬传》:“﹝ 濬 ﹞又作火炬,长十餘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絶,於是船无所碍。” (2).指融化成的液体。 宋 苏轼 《菜羹赋》:“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3).犹言融为一体。 宋 叶适 《孙永叔墓志铭》:“凡书籍义类深浅,古今事物变通,采章错综,机神融液,往往心悟所以然, 越 之稠儒广士,争倾下君。” 清 唐孙华 《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诗:“众手浑成如一手,万象融液无瑕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