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登四面云山亭子恭赋皇祖山高先得月之句》 全文: 峻岭切云汉,孤亭俯渤瀛。 冰轮才涌出,玉砌早光明。 培塿难为障,姮娥若可迎。 有林皆一桂,无*界不三清。 盈手寒何碍,流睎魄倍晶。 兔原龙塞物,鹿作羽衣声。 谷口犹灯火,河边辨畛营。 万方归朗照,辞见圣人情。
参考注释万方(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朗照(1).明亮的光。 宋 潘阆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诗:“新月无朗照,落日有餘辉。” (2).明亮地照射。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夜光》:“豁然天曙,红光浮岭,朗照林谷。行三四里许,仍復昏黑。” 朱自清 《荷塘月色》:“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3).犹明察,明鉴。 明 高攀龙 《答吴安老书》之三:“第看破一命字,便可一切放下,知老年伯之朗照在羣物之表矣。” 圣人(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