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虞允文晋研》 全文: 抚不留手呵流汁,玉兰堂中曾什袭。 尚传雍国旧文房,介绍管城友子墨。 感深合浦见珠还,翊我驰驱三十年。 沙尘灰烬幸埋没,未入陈通返棹船。 离兮何戚合何喜,即今此研岂虞氏。 临池徒忆晋人言,后今与昔同一视。 遐思当日非承平,会稽栖处胡为情。 淬妃有灵设相问,道愧文家玉带生。
参考注释尘灰灰尘,尘土。 唐 白居易 《卖炭翁》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鬢苍苍十指黑。” 宋 苏轼 《荔支叹》诗:“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候兵火催。”《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大殿并没些香灯供奉,连佛像也是蒙满尘灰。” 吴组缃 《山洪》十六:“地图上面蒙着尘灰,纸也泛成老黄色。” 埋没(1) 埋在地下 生男埋没随百草。——唐· 杜甫《兵车行》 棺材被土埋没了 (2) 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埋没人材 未入见“ 未入流 ”。 返棹亦作“ 返櫂 ”。乘船返回。泛指还归。《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刘老 ﹞办了些牲醴酒饌,重到墓间浇奠一番,哭了一场,返棹归 淮安 去了。”《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使君曰:‘贤壻放心前去,不必多忧,若得充囊之利,早图返棹。’言罢,分别而去。”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诗:“南天初返櫂,东阁正留宾。”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道光廿六年》:“弁勇返棹,官亦回城上详各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