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全文: 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裛行径微。 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 入门拂去衣上土,先爱娑罗阴满庭。 庭下双渠走清澈,罗縠成纹日光徹。 寒声淅沥入肝髓,乱影飘萧动毛发。 寺僧引我观泉源,堂乐周回百步宽。 碧颇梨色湛无度,想像必有虬龙蟠。 泉南高山名凤翅,宛转包泉张远势。 岸旁修竹逾万竿,飒飒长含风雨气。 寺门下望情豁然,桑柘纷披满一川。 嵩高女几列左右,王屋大行来掌前。 昔为孔氏悬泉庄,岩洞犹存荆棘荒。 到今其下多怪石,熊蹲豹护争轩昂。 嗟予归来苦不早,汩没朝市行欲老。 扪萝蹑屣须数游,筋力支离难自保。
参考注释清澈 清净而明澈 南江则极清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山泉清澈 罗縠一种疏细的丝织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饰以罗縠,教以容步。”《燕丹子》卷下:“罗縠单衣,可掣而絶;八尺屏风,可超而越。”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苏州 以黄草心织布,色白而细,几若罗縠。”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又如五色罗縠,织花盈匹,裁为少姬之襦宜矣。”按,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罗縠,似罗而疏、似纱而密者也。” 日光(1) 太阳光,既无散射又无反射的太阳定向射线 (2) 白天的光亮,与夜晚的黑暗相反。太阳光加天空的光,与月光和人造光相反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