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文澜的《庆清朝·消夏第二集咏秋露》 全文: 桂冷千山,葭苍一水,西风咽断蝉声。 罗纨夜润,招凉粘湿疏萤。 明月不堪赠与,披衣愁若故乡情。 还惊起,蕉阴睡鹤,独唳空庭。 更念汉宫旧事,赐近臣消渴,醉浥金茎。 烟凄蔓草,铜仙清梦迟醒。 翠盘又倾碎玉,藕花香杳泪珠零。 休分付,一枝湘管,写怨秋屏。
参考注释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战国策·齐策四》:“下宫糅罗紈,曳綺縠,而士不得以为缘。”《淮南子·齐俗训》:“有诡文繁绣,弱緆罗紈。” 高诱 注:“罗,縠;紈,素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夫罗紈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紈。” 招凉亦作“ 招凉 ”。1.招致凉气;避暑。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 昭王 常怀此珠,当隆暑之月,体自轻凉,号曰‘销暑招凉之珠’也。” 宋 陶穀 《清异录·木》:“ 崔凤 蹉跎失志。 洛南 天庆观 颇幽雅,常陪友生夏月招凉于古槐下。”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话》:“﹝ 张诗舲 ﹞又题 风洞山 云:‘ 灕江 水緑招凉去,常侍诗清赏雨来。’” 庞树柏 《病鹤避暑小云栖寺挐舟访之留赠》诗:“大火流金苦久晴,招凉地僻有谁争!” (2).着凉;受凉。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上月中旬又因不慎招凉,终至大病。” 见“ 招凉 ”。 粘湿粘糊潮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