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命蠲湖南湖北二省来岁应徵正供钱粮诗以志事》 全文: 乙卯黔楚苗之叛,藉口其田民占彼。 湖北邪*教觇军征,趁内地虚骚动起。 二督率兵征南苗,屡建功难数偻指。 特以境险雨雪多,近甫临深袭穴蚁。 贼穷窜匿各逃生,罪首已获解来矣。 惟剩次渠石柳邓,想成擒捷途中抵。 湖北督抚各攻一,弹丸恃阻延喘诡。 襄阳邪*教群应之,乃伺兵单扰田里。 爰命将臣董正师,明张挞伐靖邪鄙。 襄阳杂*种駾喙奔,获魁指日盼音喜。 所欣乡勇及良民,助官诛逆堪嘉美。 但被烧抢亦已多,实深怜恤廑无已。 蒇功近矣合奖良,明岁正供蠲降旨。 庶几元气复闾阎,教化未臻惭愧已。
参考注释蒇功见“ 蕆工 ”。 明岁(1).预示年成。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新虹明岁,高月照秋。” (2).明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应修人 《初游草佳村》:“明岁的蚕时我想来。” 正供(1).常供;法定的赋税。《清会典事例·户部·赐复一》:“大兵屯驻西边,一切军兴徵缮,皆动支正供帑项,不使累及閭阎。”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正供之额,概从俭薄。” 清 梅曾亮 《黄个园家传》:“户部以正供入不充,募富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三节:“ 五代 租税,大抵正供以外,附征农器钱(每亩一文半)、曲钱(每亩五文)、匹帛钱、鞋钱、地头钱、蚕盐钱及诸包折科。” (2).正规的供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