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左桀的《瑞麦歌(颂嘉靖二十八年恩县学东瑞麦)》 全文: 卓哉后稷心怛恻,粒我蒸民赖尔极。 儒官容与誇周颂,感激亦知勤稼穑。 春杪甘霖应肃时,贝丘沃土悉含滋。 泮池瀰瀰凝佳气,牟麦幪幪秀两岐。 薰风鼓荡黄云结,披香正是朱明节。 充箱栗栗庆丰年,荐熟浮浮翻玉屑。 忆昔成王不敢康,三穗一茎信为祥。 当今天子重农扈,明明上帝锡遐昌。 君不见,朅去髦士富文史,恭承嘉运从兹始。 定有异才际飞龙,出入蓬莱赓喜起。
参考注释后稷(1). 周 之先祖。相传 姜嫄 践天帝足迹,怀孕生子,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 弃 ”。 虞舜 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 后稷 ”。《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 ……载生载育,时维 后稷 。”《韩诗外传》卷二:“夫闢土殖穀者 后稷 也,决江疏河者 禹 也,听狱执中者 皋陶 也。” 唐 韩愈 《原性》:“ 后稷 之生也,其母无灾。” (2).古代农官名。《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人之才德,高下厚薄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先王知其如此,故知农者以为后稷,知工者以为共工。” 蒸民众民;百姓。《孟子·告子上》:“《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变大风于五礼,驱蒸民于昌辰。” 宋 司马光 《进士策问》之二:“使不善之人任事九年,蒸民汎滥。” 清 惜秋旅生 《维新梦·训农》:“示吾儕要术重编,降康年粒我蒸民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