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布的《排遍第六(带花遍)》 全文: 向红尘里,有喧呼攘臂,转声辟众,莫遣人冤滥、杀张室,忍偷生。 僚吏惊呼呵叱,狂辞不变如初,投身属吏,慷慨吐丹诚。 仿佛缧绁,自疑梦中,闻者皆惊叹,为不平。 割爱无心,泣对虞姬,手戮倾城宠,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负冤声。
参考注释割爱 不是出自本意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高四皓之名,割饥肤之爱。——《文选·班彪·王命论》 忍痛割爱 无心(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倾城(1) 全城;满城 倾城出动,围捕凶犯 (2) 形容女子艳丽,貌压全城 名花倾城,君王带笑 (3) 倾覆国家 翻然(1) 形容改变得很快而彻底 翻然悔悟 (2) 也作“幡然” 起死使死人复活。 唐 裴铏 《传奇·张无颇》:“某有玉龙膏一盒子,不惟还魂起死,因此亦遇名姝。” 宋 杨万里 《罢丞零陵忽病伤寒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日重改谒唐医公亮九日而无病矣谢以长句》:“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皮》:“我术浅,诚不能起死。” 仇怨 仇视憎恨 负冤受冤枉。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三:“ 太史公 固陋承疑,使 宰我 负寃千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谢在杭》:“妾负寃久,求公申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