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何逊的《赠族人秣陵兄弟诗》 全文: 吾宗昔多士。 文通高缙绅。 小子无学术。 丁宁困负薪。 傍枝实纷乱。 领袖寄亲姻。 名价齐两许。 闺门比三陈。 风力咸通迈。 艺业并纷纶。 元方振高羽。 洛令初解巾。 自尔典名郡。 所在号清淳。 齐儿敢为俗。 蜀物岂随身。 禄俸不妻子。 讴吟乃吏民。 孰云秽明德。 惟在中圣人。 若能遗酌我。 称首当属仁。 仲将本特达。 坎壈犹贱贫。 方成天下士。 岂伊席上珍。 外情或简易。 内鉴甚人伦。 时然临下邑。 摘伏信如神。 顾余晚脱略。 怀抱日湮沦。 游宦疲年事。 来往厌江滨。 十载犹先职。 一官乃任真。 土牛竟不进。 刍狗空重陈。 覊旅无俦匹。 形影自相亲。 萧索高秋暮。 砧杵鸣四邻。 霏霏入窗雨。 漠漠暗床尘。 所思不可见。 邈若胡与秦。 愿子加餐饭。 良会在何辰。
参考注释所在(1) (2) 处所;地方 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的图画。——《风景谈》 (3) 指存在的地方,强调不在别处 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明· 顾炎武《复庵记》 (4) 到处;处处 所在多有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清淳(1).品德高洁而纯朴。《后汉书·朱穆传》:“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復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子敬 与 羊绥 善。 绥 清淳简贵,为中书郎,少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儒林一同异,冠屨尽清淳。” 清 龚自珍 《吴之癯》:“若为子弟,而清淳之质亡矣。” (2).清洁淳正。《红楼梦》第四一回:“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 郭沫若 《百花齐放·芍药》诗:“蝴蝶们的午梦睡得来更加轻巧,蜜蜂们的蜜汁比以前更加清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