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汝玉的《挽林先生》 全文: 林公生胜国,卓荦志不群。 蚤岁尝膴仕,老年遭世屯。 豺虎相啖食,龙蛇方未分。 三吴各都会,白昼昏风尘。 乐土成割据,江山陷沈沦。 公时遂长遁,閟迹潜荆榛。 不冠亦不带,佯狂称散人。 誓将沮溺俦,甘与原宪贫。 违俗本全节,洁身非**。 皇明靖六合,万国咸来宾。 伯夷洎吕望,歘然兴海滨。 繄公岂无志,弹冠乘道津。 奈兹筋力衰,终作草莽臣。 昔在八姓日,翠华屡更新。 嗟嗟冯太师,累世秉国钧。 何如郑云叟,独不挂缨绅。 观公秉高谊,异代同清芬。 令子抱材器,恭逢尧舜君。 苍苍示昭鉴,公郁从兹伸。 凤翔千仞仪,豹变南山文。 终为明世瑞,垂辉耀千春。 九原或可作,些酒招歌魂。
参考注释佯狂 装疯 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散人(1).平庸无用的人。《墨子·非儒下》:“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庄子·人间世》:“ 匠石 归,櫟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2).不为世用的人;闲散自在的人。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传》:“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覊限,为时之怪民,束於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 宋 司马光 《和宇文公南途中见寄》:“深慙白首恋微禄,不向青山为散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云水散人,拙於应对,不如避之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