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 全文: 忆昔于香山,曾听唐侃琴。 穆如馀古风,谓胜筝琶音。 其后定韶乐,皇祖书沿寻。 乃悟古在兹,一字一弦吟。 虞书律和声,何有扬与沉。 兹翻载堉谱,亦可谓用心。 指法虽辟俗,十六烦弗禁。 甚至谱□□,几不邻哇淫。 古人幼而学,操缦胥所任。 授此谱以习,安能喻林林。 揉绰在所摈,四字长何堪。 韶乐用正声,应和同弗侵。 宜引今合古,戒混古杂今。 今琴较琶古,然非古琴谌。 韩苏大手笔,可曾此酌斟。
参考注释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操缦操弄琴弦。《礼记·学记》:“不学操縵,不能安弦。” 陈澔 集说:“操縵,操弄琴瑟之弦也。初学者手与絃未相得,故虽退息时,亦必操弄之不废,乃能习熟而安於絃也。” 北周 庾信 《<赵国公集>序》:“若使言乖节目,则曲臺不顾;声止操縵,则成均无取。” 清 张岱 《陶庵梦忆·丝社》:“ 越中 琴客不满五六人,经年不事操縵,琴安得佳?”一说,操缦即今之和弦。 清 黄生 《义府》卷上:“《礼记·学记》‘不学操縵,不能安弦’注,以‘縵’为琴瑟之弦,非也。《周礼》‘磬师’‘教縵乐’注,谓杂声之和乐者也。疏云‘杂弄调和’。按繒无文曰縵,此云雅声,云杂弄,皆谓无文耳。《学记》之‘操縵’即今之和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