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读左传》 全文: 荀吴伐鲜虞,钜鹿围其鼓。 或请以城叛,穆子拒弗许。 好恶苟弗愆,民皆知适所。 弗赏为失信,赏恶则何取。 欲城而迩奸,所丧多无补。 鼓人杀叛人,缮备更守禦。 围之又三月,请降仍致语。 民犹有食色,姑修而城拒。 食竭告力尽,取之方振旅。 不纳叛仍当,不抚降何处。 信如待食竭,菅命岂弗苦。 何云不戮一,谬托怠弗贾。 子鱼诮宋襄,致志鼓儳可。 设其爱二毛,则如服于楚。 比义可知非,何事丘明叙。 浮夸真定评,吾闻之韩愈。
参考注释三月(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请降 向对方请求投降 拱手请降 致语(1).古代宫廷艺人在演出开始时说唱的颂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诸军百戏,呈於楼下。先列鼓子十数辈,一人摇双鼓子,近前进致语,多唱‘青春三月驀山溪’也。”《宋史·礼志十六》:“ 元祐 三年,罢春宴,又罢秋宴,以 魏王 出殯,翰林学士 苏軾 不进教坊致语故也。” 清 钱谦益 《寒夜闻姬人语戏作》诗:“渐喜花朝近生日,拟裁致语慰凄凉。” 钱曾 注:“ 杨慎 曰:‘ 宋 时御前内宴,翰苑撰致语……虽 欧 、 苏 、 曾 、 王 皆为之。’” (2).指艺人说唱这种颂辞。参见“ 致辞 ”。 (3).指 宋 元 话本小说每回前的引子。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故老传闻, 罗氏 为《水滸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引其首。 嘉靖 时, 郭武定 重刻其语,削其致语,独存本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