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丰的《上右丞相梁国公》 全文: 三月桃花水发洪,游鱼挟雨乘长风。 去折禹门浪三重,满意须臾蜕为龙。 门道潭潭右齿齿,鱼初踊跃中委靡。 岂后有挽前有柅,雷犹未与火其尾。 破山霹雳放焰烧,平睨海花轻一跳。 拿云攫雾扑九宵。 吾骨雅似龙坎坷,已拾龙门犹隔锁,化龙莫惜五雷火。
名句书法欣赏 门道潭潭右齿齿,鱼初踊跃中委靡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门道(1) 可能途径,门路 (2) 社会联系 潭潭(1).深广貌。《韩诗外传》卷一:“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 楚 。逢天之暑,思心潭潭。” 唐 唐彦谦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诗:“ 越公 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陆姑救易》:“鸞笺宠召自天来,黄扉紫阁,潭潭如海。” 苏曼殊 《与刘三书》:“别后思心潭潭,书来良以为慰。” (2).象声词。多用于鼓声。 宋 欧阳修 《黄牛峡祠》诗:“潭潭村鼓隔溪闻, 楚 巫歌舞送迎神。” 宋 欧阳修 《初至虎牙滩见江山类龙门》诗:“晓鼓潭潭客梦惊, 虎牙滩 上作船行。” 齿齿(1).排列如齿状。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觉杖粗如五斗囊,凌空翕飞,潜捫之,鳞甲齿齿焉。” 林纾 《记超山梅花》:“梅身半枯,侧立水次,古干詰屈,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 (2).比喻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 明 徐渭 《问军中之系于国用》诗:“緜延值盛 明 ,仕版颇齿齿。先人秉鱼须,联蝉及诸季。” 踊跃(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委靡 困顿不振;意志消沉 神志委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