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朱翌的《寄张子公》 全文: 政和书圣人拜贤书,陛胪春书晓传天衢书。 集英殿下八百众,一时如公此策无。 万口一词期第一,擢之第三众不怿。 诸公贵人原相识,戒阍走马要君入。 君言不媚有药石,国子先生乃例得。 我亦跪起就穿执,妄意得蒙子公力。 六年一别安宜北,忧患压人气不出。 闻之减米符离日,首阳激贪用一律。 鸣呼四海鸣锋镝,白昼豺狼恣吞吸。 帝在奉天颇仓卒,丝纶政渴宣公笔。 缄情远附雪原鹡,原公来扈巡南跸。 平泉松菊凌霜碧,伐叛亭成燕宾戚。 起居因书问晨夕,宜为苍生调鼎食。
名句书法欣赏 鸣呼四海鸣锋镝,白昼豺狼恣吞吸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鸣呼呼喊;呼应。《史记·陈涉世家》:“又閒令 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 兴, 陈胜 王。’”《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 角 等窃入京师,覘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若復尔尔,便当鸣呼,品行亏损,两无所益。” 四海(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锋镝 锋,刀口;镝,箭头。泛指兵器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汉· 贾谊《过秦论》 白昼 在白天;在光天化日之下 白昼见鬼 豺狼(1) 豺和狼 (2) 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