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全文: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 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 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 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 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 台馆葺荒丘,池塘疏沉坳。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 薄躯信无庸,琐屑剧斗筲。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 庭除植蓬艾,隟牖悬蟏蛸。 所赖山川客,扁舟枉长梢。 挹流敌清觞,掇野代嘉肴。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 逍遥屏幽昧,淡薄辞喧呶。 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 再期永日闲,提挈移中庖。
参考注释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幽昧昏暗不明。《楚辞·离骚》:“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王逸 注:“幽昧,不明也。”《隋书·经籍志一》:“盖龟龙衔负,出於 河 洛 ,以纪易代之徵,其理幽昧,究极神道。” 明 夏完淳 《湘巫赋》:“世既幽昧以跼步兮,奚不迁其故度。” 淡薄(1) 不浓厚 雾逐渐淡薄了 (2) 因淡忘而印象模糊 印象淡薄了 (3) 清贫 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红楼梦》 (4) 冷淡,不亲密 感情淡薄 喧呶(1).形容声音嘈杂。 唐 柳宗元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诗:“逍遥屏幽昧,澹薄辞喧呶。” 清 钱谦益 《似虞周翁八十序》:“人声簫管,喧呶不可辨。” (2).闹嚷;争吵。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二人仓皇,收拾不及。因之喧呶争夺,卒压死二人。”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上》:“俗儒於 杜 ( 杜甫 )则不敢难,若今人为之,则喧呶不休矣。” 冰心 《南归》:“门外是笑骂声,叫卖声,喧呶声,争竞声。” 见“ 諠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