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文同的《往年寄子平》 全文: 往年记得归在京,日日访子来西城。 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 顾子心力苦未老,犹弄故态如狂生。 书窗画壁恣掀倒,脱帽褫带随纵横。 喧呶歌诗嘂文字,荡突不管邻人惊。 更呼老卒立台下,使抱短箫吹月明。 清欢居此仅数月,夜夜放去常三更。 别来七年在乡里,已忝三度移双旌。 今兹惛惛意思倦,加以跕跕疾病婴。 每思此乐一绝后,更不逢人如夜行。
名句书法欣赏 往年记得归在京,日日访子来西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往年 以往的年头;从前 记得 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一切都还记得 日日(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子来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 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