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 全文: 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 若人解实相,於中无虚诳。 说与不说同,是师名最上。 实相未全融,语默空花同。 而复结空果,后进不能通。 何故不能通,缘师指落空。 依妄不归实,师子堕邪宗。 二妄相依堕,带累千万个。 因人一道虚,契类皆招祸。 不了却自心,只管说他过。 将谓佛法僧,也似陈行货。 倒床吃不得,苦痛忍难过。 晓夕无把捉,又见火轮磨。 始悔我自错,无福转加祸。 未得将为得,未证将为证。 妄想一刹那,果招沙劫病。 皆是自欺心,不依佛慧命。 六度未能圆,五戒犹未定。 口说一切无,贪嗔转增盛。 人问道如何,胡应全无性。 此不见性种,三界魔民虫。 众生若遭遇,万劫堕贫穷。 自坏他亦坏,自聋他亦聋。 自堕彼亦堕,自空彼亦空。 究竟还如佛,万像一镜中。 若能如是解,可表警凡笼。
名句书法欣赏 口说一切无,贪嗔转增盛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梦溪笔谈》 常觉一切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贪嗔佛教语。谓贪欲与嗔恚。《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贪嗔烦恼昏沉,也似睡梦何别。”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欲登彼岸,尽打灭贪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蒙古起义清方档案》:“谅不至以一念贪嗔,轻开杀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