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敖陶孙的《北窗雅言寄朱仁叔》 全文: 风日暖,天大裘。 蝇飞打窗油,北窗坟策高於丘。 我欲发视劳牵抽,把酒起望天门陬。 斜鸿书破半张纸,枯荷纲空散铅水。 机中挑出锦文诗,泪满鸳鸯半身紫。 新愁波不穷,后愁更随风。 美人如娇春,何物可御冬。 古人已恨愁不足,却遣今人送愁续。 轻将玉斧赠吴刚,漏得寒光照孤宿。 素*女为天拣退丝,伶伦猛截孤生枝。 沙虫含冤射千载,谁劝黄竹栽瑶池。 歌夜长,歌夜短,淮南桂枝香满满。 为君持酒寿金人,少待露盘辞玉碗。
参考注释风日(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大裘(1).古时天子祭天的礼服。《周礼·天官·司裘》:“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质。”《周礼·春官·司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孔子家语·郊问》:“天子大裘以黼之,被袞象天,乘素车,贵其质也。” (2).大皮衣。 唐 白居易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 洛阳 城。” 清 唐孙华 《哭座主玉峰尚书徐公》诗之三:“大裘百丈遮寒士,修綆千寻援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