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鳆鱼行》 全文: 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啖鳆鱼人未识。 西陵衰老繐帐空,肯向北河亲馈食。 两雄一律盗汉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食每对之先太息,不因噎呕缘疮痂。 中间霸据关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 百年南北鲑菜通,往往残馀饱臧获。 东随海舶号倭螺,异方珍宝来更多。 磨沙瀹沈成大胾,剖蚌作脯分馀波。 君不闻蓬莱阁下驼棋岛,八月边风备胡獠。 舶船跋浪鼋鼍震,长镵铲处崖谷倒。 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 肉芝石耳不足数,醋芼鱼皮真倚墙。 中都贵人珍此味,糟浥油藏能远致。 割肥方厌万钱厨,决眦可醒千日醉。 三韩使者金鼎来,方奁馈送烦舆台。 辽东太守远自献,临淄掾吏谁为材。 吾生东归收一斛,包苴未肯钻华屋。 分送羹材作眼明,却取细书防老读。
参考注释分送(1) 派人分别送出 (2) 分发 作眼 做眼线;做抓捕犯人的向导(多见于早期白话) 细书(1).小字。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聚书》:“又聚得细书《周易》、《尚书》、《周官》、《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各一部。”《北史·韦世康传》:“眼闇更剧,不见细书。” 宋 王安石 《台上示吴愿》诗:“细书妨老读,长簟愜昏眠。” (2).写小字。《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南史·萧钧传》:“ 钧 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 防老 防备年老时供养无着:~钱ㄧ养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