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缺名二的《五言诗·其一》 全文: 审看世上人,有贱亦有贵。 贱者由悭贪,□财不布施。 贵贱既有殊,业报前生值。 有钱但吃著,实莫留樻□。 一日厥摩师,他用不由你。 妻嫁亲后夫,子心随母意。 我物我不用,我自无意智。 未有千年身,从作千年事。
参考注释贵贱 〈方〉∶不管怎么样;无论如何;反正 我劝了他半天,贵贱不听 业报佛教语。业因与果报。谓一切行为都有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若杀我,我之与王俱堕恶道,王有断命之罪,我怀怨讎之心,业报皎然,善恶明矣。”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代宗 惑释氏业报轻重之説,政事多託於宰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是宜阳有明刑,阴有业报耳。” 前生 佛教中或迷信中指人生的前一辈子 |